学校师生研讨会共商“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9浏览次数:135

 

    为更好地做好“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及办学特点,广泛发动,群策群力,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开门编制规划,增加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信息化办公室于5月18日下午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五报告厅召开了“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校内师生研讨会。部分部、处、直属单位领导、教授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发展规划处有关人员出席会议。

    首先,学校副校长史健勇对信息化办公室高度重视“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编制,有调研,有组织,有计划,能结合学校现代化特色大学建设及互联网+这一概念,通过召开校内师生研讨会这样一种头脑风暴会议的形式,来跟师生共商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开门编制规划等这些举措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学校“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要有预见性;要综合考虑各方人力、财力等因素,清楚信息化发展最关键的短板、瓶颈,在现有的资源和未来发展之间找出一条通路;要结合师生的真知灼见及各方面的需求,与时俱进。他希望通过此次头脑风暴会议,与师生一起共商“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真正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添砖加瓦。

    会上,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李荣正对各位领导、教授及师生代表来参加此次会议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对“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成果进行了详尽的总结,针对信息化经费、人力、工作机制及与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生活的融合程度等“十二五”期间主要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此规划将紧紧围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等全面信息化这一总体目标,狠抓信息标准规范、构建统一信息交互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的深度融合这两大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制定“3+1模式”建设方案,即打造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及物联感知系统三大基础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应用系统。他希望,通过此次师生研讨,听取来自专家们、教师及学生各方面的真知灼见,让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更全面、更科学。

    研讨会上,档案馆馆长王裕明教授围绕“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从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如何来构建高可靠性、安全性的基础架构,并解决大数据共享性问题,重点思考信息化工作的边界问题;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教授从信息化系统的便捷性、决策的高效性、规划的与时俱进性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并希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教学、科研与信息服务并接起来,让师生直接参与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方面的研究,给专业师生提供一种实训环境的同时,让系统发挥更大效益;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史志才教授指出信息化项目建设应具备可靠、安全、可控、可用性等特点,着重谈到了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校园软、硬件共享问题;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周细应从学校资产与实验室角度,强调平台和数据等资产资源共享开放性问题;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程武山就如何将各学院独立系统资源接入到学校大数据平台,便于广大师生甚至外界用户享受到云服务等方面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副处长丁德润教授指出在完全学分制改革下,应将信息化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强调了全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科研处副处长辛斌杰谈到在学校信息化大平台下构建“技术转移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事出处长缪行外、图书馆馆长宓一鸣、学生处副处长黄文洁、工会刘江、教务处唐永生、管理学院戴振华、社会科学学院任恒娜等老师及学生代表们从信息网络服务可靠性、数据实时及共享性、信息工作瓶颈问题等方面畅所欲言,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整个研讨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先后有26名领导、教授、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或脚踏实地、或立意高远发表了各自真知灼见,开拓了思路,整个活动收集到了很多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更加全面、科学,真正实现与师生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及校园生活的深度融合。